工程设计学报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6-754X
国内刊号:33-1288/TH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450 人次
 
    本刊论文
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观念发生转变,促使了生产者不仅关注产品性能,更加关注产品包装的设计。从以前的传统包装到现在的绿色包装,产品包装的绿色思潮也被重视起来,使得产品包装设计者利用绿色设计思潮,更好的设计商品的包装。本文通过讨论来说明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绿色设计;包装;理念

  前言: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费者的品位逐渐提高,加快了产品的更新,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即大量产品的包装被生产、使用并抛弃。过度包装不仅造成环境问题,并浪费了资源和能源,因此绿色理念的包装设计被提上日程,得到人们关注。

  一、传统包装的污染

  如今产品通过包装才能光鲜示人,人们习惯用完即弃,造成了很多浪费和污染。在包装业规模发展的今天,经过科技与技术的革命,很多材料被开发并运用到包装领域,如塑料袋、泡沫饭盒、塑料食品包装等等。这些产品包装被人们随手弃之,造成大量垃圾,在马路和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的排放量约占固态废弃物的三分之一,体积的二分之一,可见包装废弃物的污染范围之大。同时包装固态废弃物排放的各种病菌带入千家万户,致使人们容易患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针对这种传统包装的污染,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草案)》。社会各界关注到传统包装污染不仅加剧生态环境失衡及资源浪费,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和健康上的损失。因此,很多生产者认识到绿色包装理念的重要性并推行绿色包装设计,以便在世界包装整体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最终在未来包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胜利地位。

  二、绿色设计包装

  《为真理世界而设计》一书中认为设计师应该考虑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地球的环境服务。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如此严重的背景下,绿色设计思潮成为了潮流。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关系,其绿色设计目标是产品包装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人工智能论文秉承着减少、降低、再生循环、重新利用和可降解等原则,绿色设计理念的推行可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及回收再利用产品和零部件等目的。

  绿色设计的载体是绿色产品,把绿色设计思潮运用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即为绿色包装:从原材料选择、制造、使用和废弃的周期中均选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循环利用、易于降解并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材料,并将其使用在产品包装上。

  三、绿色设计理念的优势

  为提高产品的绿色程度,要进行无公害包装及维护环境包装。首先绿色设计思潮运用在产品包装中可以避免传统包装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破坏,不仅有利于环境,还维护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其次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让人们都重视使用可降解的产品包装,改变人们粗放式消费方式,而采用绿色消费方式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最后可以延伸包装的后续功能及推广零废弃的绿色理念。包装和产品分离后有后续利用价值,可以延长包装使用到废弃的时间,体现绿色循环的理念。而零废弃是指很多绿色包装有额外功能,可以引导消费者使用,使得绿色包装用于生活中。通过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的销售及使用都产生积极影响,并对消费者的心理转变也有良好促进作用。

  结论: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人们更加关注资源和环境问题,而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包装废弃物的污染。为改变这一不良局面,需要产品包装设计者运用绿色设计思潮给产品包装带来的积极影响。产品包装设计者要抓住绿色消费观念的机遇,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包装污染,为可持续发展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雷,乔洁。 产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语言的绿色设计[J]. 包装工程,2015,04:26-28+42.

  [2]李铭扬。 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J]. 中国包装工业,2015,Z1:117.

  [3]王娜。 旅游产品包装的绿色生态设计[J]. 包装工程,2014,04:114-117.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工程设计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工程设计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